
12月11日上午,正在兴县开展“三服务”工作的校党委书记吴玉程一行,来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瞻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重温入党誓词,砥砺初心使命。
兴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和八路军一二○师主战场之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坐落在蔡家崖村,北倚元宝山,南襟蔚汾河,由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和新馆两部分组成,是反映晋绥边区党政军民革命斗争史的综合性纪念馆。
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以及蜡像复原场景、电子书幻影场景演示等,展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情景。瞻仰中,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很受感动、深受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打造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观结束后,吴玉程带领我校随行的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矢志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当天下午,吴玉程一行还瞻仰了“四八”烈士纪念馆。


考虑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收藏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目前收藏总量为4100余件,为研究晋绥革命史和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有利条件,经双方积极沟通,我校在该馆建立了“革命文化研究基地”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同时,在“四八”烈士纪念馆建立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兴县期间,双方分别举行了基地签约和揭牌仪式。
与兴县“两馆”签约和共建基地,是我校科研和实践育人工作的又一重要体现。近年来,我校始终高度重视与政府、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民间机构等的协同合作,注重发掘企业科技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社会公益服务资源和民生服务资源的育人作用,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文化传承类实践育人共同体”“志愿服务类实践育人共同体”“科技创新实践育人共同体”,在培养师生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与兴县“两馆”的合作,将为我校师生开展近代革命史研究、革命老区精神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拓展新的广阔天地,进一步彰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