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理工要闻

太原理工大学

我校师生多种形式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发布时间:2025-09-03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45个徒步和装备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学校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在迎西校区会议中心集中收看大会盛况。

虽然学校还在假期,但学校各单位以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在校师生收看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盛大阅兵仪式在我校师生中产生热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沈兴全教授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军工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在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后,内心深受震撼、倍感自豪。信息支援、军事航天、网络空间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公开亮相,充分彰显了我国国防建设从机械化、信息化向智能化时代的跨越式发展成就,这与自己研究的领域高度契合。我一定牢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的使命,把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不仅要致力于攻克高端制造与智能装备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为强国强军提供人才支撑与技术保障,还要不断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国防和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此次盛大阅兵,不仅是国威军威的展示,更是对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次深刻激励,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将坚守育人初心,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的一流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党支部教师在收看完纪念大会后,立即组织召开线上集体备课会,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在接下来的思政课教学中,将把阅兵所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深刻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珍惜当下,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同时,也要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抗战胜利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宋胜涛: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完阅兵仪式,心中满是震撼与自豪。装备方队展示的武器装备展现了国防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展现了科技的快速发展,展现了装备背后完备的工业体系。无人装备、智能装备等先进装备列队登场,展示了我军装备处于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作为一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者,我将以观看此次阅兵为新的起点,铭记历史,汲取奋进力量,立足本职工作,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推进先进技术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民革太原理工大学总支委员会主委、化学与化工学院王宝俊教授人民军队威武雄壮的阵列、英姿飒爽的风采和尖端精良的武器装备,令人心潮澎湃,倍感震撼。我深切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繁荣昌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次观礼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同志们的爱国热情和工作干劲。大家一致表示,要将阅兵式所展现出的磅礴力量、严明纪律和昂扬斗志,转化为立足本职、奋发有为的强大动力。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和民主党派成员,我们定当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中,恪尽职守,锐意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丁华教授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次阅兵不仅彰显了我国国防建设的跨越发展,也缅怀历史、警示未来,昭示了中国坚定和平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阅兵仪式是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我们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育人动力,在课程思政中强化国防教育,在科研攻关中服务国家战略,在人才培养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未来工作中,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三尺讲台,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学科发展与科研创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文俊教授翘首以待的九三阅兵震撼登场,“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的歌声响彻云霄,将我的思绪带到了80年前的抗日前线,一幕幕八路军将士不畏强暴、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波澜壮阔场景展现在我脑海,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历史观和丰富的营养剂,我要牢记领袖嘱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兵是历史教育和精神传承,是一堂鲜活的思政课,激励着我一定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守护教育事业,发扬教育家精神,勤耕思政教育,做精中共党史研究,认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党的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红船领航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人工智能学院团委副书记兼学工办副主任王铭聪整齐的方阵踏响大地、先进装备列阵前行,我既为国家如今的军事硬实力心潮澎湃,更在震撼中涌起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曾几何时,先烈们凭着简陋武器、以血肉之躯为盾,在枪林弹雨中开辟出民族独立之路;如今眼前的强大国防,正是对他们“为有牺牲多壮志”的最好告慰。我们并非生在和平时代,而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国家捍卫和平的能力,这份安全感的源头,是无数英烈的前赴后继。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更要将这份缅怀与自豪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懂得今日国泰民安的来之不易,引导他们以先烈为榜样,把爱国情化为报国行,守护好、建设好先辈们用热血铸就的家园。

军事理论教师耿子建今日,长安街上钢铁洪流轰鸣,苍穹之下战机呼啸,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英雄军队以昂扬姿态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崭新风貌。从历史烽火中走来,向科技强军迈进——这不仅是国之重器的集中检阅,更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底气来自实力,发展的根基在于安全。作为一名军事理论课教师,我深感使命在肩,在未来军事理论教学中,我将积极引导同学们筑牢家国情怀,在科技创新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与强军梦同频共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退役大学生士兵、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三学生符兴民今天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与骄傲。当看到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方阵威风凛凛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士兵,我深知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这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为自己曾是人民军队的一员而感到无比光荣。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把在部队中培养的坚韧品质和过硬作风带到工作和生活中,让青春在奋斗和奉献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安全第二研究生党支部党员王宏利大会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满怀自豪,也更添力量。受阅官兵步伐铿锵、意气风发,国产主战装备威武列阵、气势如虹,一批新一代武器装备集中亮相---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导弹等依次登场,令我深切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国防实力。更让我触动的是,参阅队伍中许多官兵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我更加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信念。未来,我将以抗战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为榜样,潜心学术、攻坚克难,勇攀科学高峰,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新时代青年党员必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实干与担当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初审:郎 宇

复审:郭 亮

终审:赵国俊

最新动态

  • 我校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再创佳绩

    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5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以我校为依托单位的131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面上项目5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7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1项、重点项目1项。与2024年度同期相比,获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数实现双增长。据悉,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B、C类)、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2025.08.28
  • 我校15门课程获批第三批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8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我校15门课程获批,数量再度位居全省首位。其中,线上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5门、线下课程8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再攀新高。截至目前,学校在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中累计获批46门,全面覆盖教育部五大类"金课"类型,总数量持续领跑全省。我校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课程类型1数学建模实训案例张淑蓉线上2数学建模与实验杨卫华线上3传统体育养生方法张和平线上线下混合式4新能源材料概论王晓敏线上线下混合式5离散结构张玲线上线下混合式6空间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A李玉瑛线上线下混合式7管理学D冀巨海线上线下混合式8运动生物力学张美珍线下9激光原理张明江线下10计算机三维机械设计基础丁华线下11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桑胜波线下12过程控制系统A阎高伟线下13土木工程测量孙延芳线下14化学反应工程B丁传敏线下15岩石力学董晓强线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
    202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