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理工要闻

太原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金才教授做客我校“铸魂·领航”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5-11-09 来源: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 作者: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11月7日下午,“铸魂·领航”大讲堂(第7期)在明向校区明向会堂开讲。本期特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磁浮交通领域科技咨询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化学灾害救灾指挥专委会委员赵金才教授作题为《中国航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专题报告,全校600余名师生聆听报告。

赵金才教授围绕“中国航天的昨天、今天、明天”主题开讲,通过“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筚路蓝缕,从弱到强”“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三个板块梳理我国航天发展脉络,并结合“天宫“变形记”“运载火箭”“嫦娥探月”的内容科普航空航天知识,阐释了载人航天工程与深空探测的重要意义,最后以“今天,是各位了解航天的起点;明天,即将是星辰大海的征程!”作总结,向在场同学寄予了航天探索与未来成长的期望。

互动环节,现场听众围绕着航空航天知识踊跃提问,赵金才教授结合自身专业积累与实践经历给予相应回答,并且以问题为中心点,让现场听众既了解前沿动态,也对航天领域的人才需求与发展方向有更具体的认知,现场氛围轻松而活跃。

航空航天学院飞设2303丁志扬围绕“神州20号”因空间碎片撞击延迟返回的突发情况,询问该如何处理这类突发情况。赵金才坦言空间碎片的应对需分维度处理——大尺寸碎片可通过预判飞行轨迹、选择太空垃圾密度低的轨道来规避,同时要兼顾航天器的在轨寿命与轨道稳定性;但小尺寸碎片难以提前监测,后续需强化航天器抗损结构设计与碎片感知精度。航空航天学院飞设2301何轩提出中国航天的未来是否会在外星球探索新型材料并应用于航天领域。赵金才认为,从当前深空探测成果看,月球已发现可用于3D打印的相关材料资源。而未来中国航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外星球探测获取新型能源与材料,为航天装备升级提供支撑。赵金才特别强调“人才是核心动力”,也寄语现场学子,希望大家能锚定航空航天的方向,在探索前沿的道路上保持热忱、积极进取,在航天领域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初审:陈冬华

复审:李文彬

终审:贺光明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