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理工要闻

太原理工大学

热烈祝贺我校孙宏斌教授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布时间:2025-11-21 来源:宣传部 作者:宣传部

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我校孙宏斌教授荣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宏斌,1969年10月出生,浙江天台人,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获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学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当选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英国工程与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兼任IEEE PES Fellow遴选委员会委员,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能源委员会副主席,IEEE能源互联网协调委员会首届主席,IEEE能源互联网与能源系统集成会议创会主席,Energy Internet期刊创刊主编。

孙宏斌教授是能源互联网领域主要开拓者之一,长期聚焦“复杂能量网络运行调控”核心问题,在能路分析理论、电压控制技术和能量调控技术等三方面取得了重大标志性成果:针对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学科壁垒,提出了“能路”概念,将“电路”理论拓展为“能路”理论,统一了电/气(氢)/热(冷)等异质能流的数学模型,为能源互联网建模和分析提供了统一理论;针对风/光等新能源接入电网导致电压不稳定、易引发大停电事故的难题,发明了自律协同电压控制技术,主持研发了首套复杂电网电压自动控制大型工业软件,应用广泛,保障了我国巨型电网的电压安全,突破了制约我国新能源高速发展的一项重大瓶颈;针对多能流缺乏协同引发的跨能流安全事故频发、新能源消纳受限等难题,发明了电、气、热等异质多能流网络的协同能量调控技术,主持研制了国内外首套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系统,应用于30余座城市,保障了多能流的安全高效运行。并突破极端环境,在南极秦岭站主持建成了全球首个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极地规模化清洁能源系统,推动南极科考进入“绿色能源”新时代。

孙宏斌教授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支撑能源低碳转型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贡献,有力推动了能源互联网前沿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两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首届能源互联网先驱奖(Energy Internet Pioneer Award)、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2022年年度工程师奖(Engineer of the Year 2022)。

初审:郎 宇

复审:郭 亮

终审:赵国俊

最新动态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