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教授做客我校清泽人文讲坛335讲

发布时间:2017-06-21 来源:校团委 作者:校团委

6月19日上午,土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教授应邀莅临我校,以“建筑生命的艺术——基础工程设施非开挖修复技术” 为主题作报告,会议在迎西校区逸夫楼701室举行,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白晓红教授主持。

6月19日上午,土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教授应邀莅临我校,以“建筑生命的艺术——基础工程设施非开挖修复技术”为主题作报告,会议在迎西校区逸夫楼701室举行,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白晓红教授主持。

1.jpg

王复明院士首先从研究背景讲起,分别结合大坝渗漏问题、地下管道渗漏引起的城市道路坍塌问题、高速公路的隐蔽灾害问题及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过大等问题,阐述了基础工程非开挖修复技术具有的广泛工程应用价值。

接着,王复明院士介绍了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材料特性和扩散机理。他以常用的修复材料为切入点,对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特性进行详细分析。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具有环保、早强、抗渗、耐久、不受水等优良工程特性,因而重点研发泡聚氨酯类非水反应高聚物,并对普通高聚物进行改性,研制适合多种需求的水不敏感型系列材料,具有深远意义。

在谈到基础工程非开挖技术及应用方面时,王复明院士从高聚物柔性防渗墙技术及装备,渗漏涌水快速治理复合注浆,地下管道渗漏、脱空、沉降修复,刚柔复合防渗可回收支护,高速公路隐蔽病害诊断与修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修复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在报告中,王复明院士引用“南水北调”“黄河堤防基础防渗”“上海苏州河板桩堤防”“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 等实际工程问题来进行说明非开挖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已经很好地体现了其自身的优越性。

2.jpg

最后,王复明院士还总结了目前研究所面临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包括材料的改性、扩散机理与注浆理论、精细化注浆技术工法和系统配套注浆设备等。他表示唯有协同创新团队与机制,开展持续性研究平台,方可在使非开挖修复技术在基础工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报告会理论水平高、内容翔实、工程案例丰富,令在场师生对基础设施渗漏防治与非开挖修复技术前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和矿业工程学院的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10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

3.jpg

本次讲座由校团委主办、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承办。

最新动态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