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太原理工大学

关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来我校做学术报告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10-24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赵强

10月31日(周二)上午9:00,应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的邀请,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宗保宁将在我校科学楼二层报告厅做关于“基本有机化学品绿色生产技术”的专题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准时参加。

摘要:中国炼油工业自主创新,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满足了国家对能源的重大需求。而基本有机化学品生产技术主要是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成套技术,生产过程排放大量废物,有些还使用了有毒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或溶剂等。囿于绿色化学的知识不足,我国基本有机化学品生产技术的开发尚不能满足国家需求。历经20年,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成功己内酰胺、过氧化氢、环己酮和环氧氯丙烷等绿色生产技术,其中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使投资下降70%、生产成本下降50%,2016年其产量达到250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50%;过氧化氢绿色生产技术建成10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和多套工业装置的工程设计;环己酮绿色生产技术完成千吨级示范和20万吨年工业装置设计;环氧氯丙烷绿色生产技术完成千吨级示范和10万吨年工艺包编制。此外,将减排工业废气(NOx)与微藻养殖相结合,并完成工业示范,首创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微藻脱硝新途径。己内酰胺、过氧化氢、环己酮和环氧氯丙烷的绿色生产技术以及微藻脱硝新途径等完成了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的跨越,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宗保宁,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市,现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81-1985年在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5-1991年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化学工艺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1995年至1996年期间在德国马普协会Fritz-Haber研究所做博士后)。一直致力于将新催化材料与新反应工程结合实现石油化工过程的技术创新,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40项和美国发明专利9项,其中一半以上授权专利得到工业实施。

此次活动由化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主办

最新动态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