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学院/部门动态

太原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组织师生学习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留学生们的回信

发布时间:2021-06-24 来源: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作者:刘超 审核/赵国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1日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6月23日上午,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召开师生座谈会,专题学习回信。党总支书记赵国俊主持座谈会。

韩笑(URANTSETSEG KHONGORZUL,蒙古籍)说道,在太原理工大学六年来的学习生活经历充分见证了中国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更加理解中国的发展不是“独乐”而是“众乐”,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是“独奏”而是“合奏”。

文心(UCHENWOKE OGOCHUKWU NNEKA,尼日利亚籍)表示,中国确实是“百闻不如一见”,“来到中国之前我在网上了解的中国,和我在中国留学四年的所见所闻完全不一样”。中国党和政府的所言所行都为她的人民好,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政党”、“人民政府”。今天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令全世界各国人民都十分敬佩的政党,这个政党即将迎来100岁生日,我想祝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万世繁荣!”

阿石(NIAZ ASHFAQ,巴基斯坦籍)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他看来,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是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当太原理工大学在疫情爆发时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当中国政府为外国人提供了本国公民同等的免费疫苗,都令他感动。他深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宋明乐(KAKAR NAQIBULLAH,阿富汗籍)说,“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内涵丰富,特别是‘百闻不如一见’让我感触最深”;他表示,来到中国之前自己对中国新疆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境外媒体的报道,直到自己从家乡阿富汗来太原理工大学多次途径新疆乌鲁木齐,才看到生活在那里的各民族中国人民和睦相处、安定团结,“包括新疆在内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希望对中国持有偏见的媒体工作者“多来中国各地走走看看”,向世界全面客观地报道中国。

团光忻(DOAN QUANG HAN,越南籍)说,“今天看到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作为一个在异国他乡求学的留学生,我心里十分温暖,因为我感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对我们留学生的关心和重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百闻不如一见’,我在太原理工大学学习的两年中,真实地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快乐。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重,而我在中国却可以安心学习和生活,前几天还免费接种了疫苗,对此我由衷感谢。今后,我也会谨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去中国各地走走看看,用自己的眼睛看更真实的中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更真实的中国。同时,我会把我的所见所闻讲给更多人听,为促进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民心相通贡献自己的力量。”

瓦里(EMAMI AHMAD WALI,阿富汗籍)饱含深情地说,“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举世瞩目,太原理工大学领导老师们对国际学生的照料无微不至,这使得中国境外某些媒体的不实报道不攻自破”。他表示,毕业回国后,他将把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告诉自己身边的人,继续为中外友好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赵国俊作总结发言,勉励同学们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要永远将在中国的学习经历铭记于心、外化于行,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最新动态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