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学院/部门动态

太原理工大学

2025年“铸魂・领航”实践育人暑期项目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7-28 来源: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 作者: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拓展实践育人空间阵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精心筹划和打造的太原理工大学“铸魂・领航”实践育人暑期项目于近日圆满结束。

该实践育人项目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鲜明旗帜与核心灵魂,深度聚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精髓内核,引领青年学子奔赴承载中国革命光辉历程的纪念圣地与展现时代伟力的现代化建设代表地标,循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足迹开展深度实践教育,创新构建“场馆浸润+学习宣讲+精神内化”三维一体的立体化实践育人新范式。项目擘画五年规划,每年在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中遴选优秀代表参与实践。学子们将用脚步丈量神州经纬,沿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辙印,通过深刻观察、潜心聆听、沉浸体验与思想碰撞,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磅礴激昂的青春动能,于躬身笃行中淬炼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在深思体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年暑期项目首次启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遴选出34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和少数民族学生代表,组建三支实践队伍,从7月6日启程分赴红色摇篮陕西延安与革命圣地河北西柏坡,开启跨越两省的非凡实践征程。实践队员们以新时代青年的独特视角,传播弘扬革命文化,赓续传承红色血脉,勇毅践行“挺膺担当”的时代使命。

陕西实践队循着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足迹,沉浸于不同场景的历史课堂。通过深入生动地实践体验学习,队员们系统追溯了伟大建党精神在革命时期的时代体现:在西安事变纪念馆里,一件件革命史料彰显的是民族存亡关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抗战精神”;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的窑洞灯光里,映照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南泥湾的田野,则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的鲜活实践地;照金纪念馆里珍贵的文献物品,镌刻出的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军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斗争意志的“照金精神”;梁家河知青旧居,诉说着知识青年扎根基层、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为民初心与实干精神;西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和革命公园的参观学习进一步丰富了实践队员们的历史记忆;西迁博物馆则生动诠释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的内涵精髓。

河北实践队追寻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足迹踏遍燕赵大地的红色沃土。石家庄解放纪念馆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西柏坡纪念馆的红色历史、中共中央旧址的简朴环境,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悟到“老区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伟力,以及中国革命胜利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白洋淀红色教育基地雁翎队纪念馆里实践队员们聆听了精彩的抗日故事,在嘎子村看到了当年抗战生活场景的生动再现;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和地道战遗址的沉浸式参观体验,让队员们惊叹于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智慧与气魄;河北博物院的抗日战争展厅里的历史印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伟大岁月;狼牙山文化博物馆的学习让队员们重温了五勇士的英雄壮举,在“狼牙山精神”的引领下,队员们重走了那段洒满英雄热血和足迹的崎岖山路。革命纪念场馆中的一段段故事、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场景,无一不彰显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伟大“抗战精神”。白洋淀实地调研,让实践队员们全方位探寻了新时期的生态保护密码与红色基因的传承脉络;国家安全教育馆的参观学习,则坚定了队员们用青春力量守护国家安全的决心。

同心圆实践队在中国革命历史与中华民族文化的探寻中收获满满。根植于陕西深厚的中国革命沃土,实践队员们以革命精神寻根为基石,延伸至中华民族文明根脉的探寻,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安事变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红色革命圣地的实践学习,通过详实史料和生动场景,沉浸式地体悟“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历史传承。在探寻中华文明历史渊源中,深刻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力量:黄帝陵庄严肃穆的谒陵仪式,让队员们认识到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所凝聚的根脉认同与血脉相连;在西安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里,细致观摩周秦汉唐瑰宝,沉浸式体会古代中国辉煌的制度文明、璀璨的艺术智慧与卓越的科技成就;在乾陵实地考察,领略盛唐气象下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与鼎盛辉煌。实践中,队员们深入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文物里的中国”生动地学习交流,厚重的中国革命历史与璀璨的中华文明交相辉映,极大地内化了队员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以及守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自觉。

陕西实践队信计2302班吴佳玲说到:“从延安窑洞彻夜不熄的真理之光,到八路军办事处运筹帷幄的智慧印记——这趟陕西大地上的实践,让我深刻体悟到:新时代的奋斗,如同一道复杂的方程式,需要信仰作为不变的常量,实干是求解的关键步骤,创新则是突破瓶颈的核心算法。作为数学学院学子,我们不仅要精研公式定理,锤炼逻辑思维,更要将个人发展的“小逻辑”融入国家强盛的“大蓝图”,让青春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壮阔征程中绽放出最璀璨的理性光芒!”。体教2402班肖东昱在实践分享交流中讲到:“通过本次实践学习,我站在陕西这片红色热土上,每一个学习场景,都让我内心深受震撼,此行深刻学习了延安的艰苦奋斗、南泥湾的自力更生、照金的坚定信念和西迁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传递到我手中。我定将其深植于心,化作未来前行的不竭动力,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担当作为,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我的力量!”

河北实践队车辆2303班刘慧聪深有感触地讲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站在先辈以热血浇灌的土地上,我们肩负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唯有将这次实践汲取的精神伟力,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在学业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中勇于担当,在生活中砥砺品格,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当无数青春的力量汇聚,便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续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让信仰之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永远闪耀!”汉教2302班孟卓婧说:“这场“铸魂・领航”的燕赵红迹寻访,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场直抵心灵的思想洗礼。当我们穿梭于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地标间,触摸到的不仅是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力量,那些曾在这片土地上闪耀的信仰之光、奋斗之火、担当之勇,为我们青年一代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我们要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同心圆实践队国贸2202班热依汉古丽·艾尔肯深有感触地讲到:“从西安事变纪念馆中民族大义的抉择,到延安窑洞中艰苦奋斗的灯火,从南泥湾自力更生的壮举,到梁家河泥土里的实干印记,再到照金山林间的不屈呐喊,最后在千年文明遗迹前沉思凝望——我深刻理解了“石榴籽”的象征:一粒粒紧拥的籽实,唯有共同扎根于深厚文明沃土,共同沐浴在团结奋斗的精神阳光下,才能结出最饱满甘甜的果实。”矿物2302班萨布尔巴依说到:“感谢学校这次实践育人活动,让我这位新疆学子在重温历史中深刻体悟到中华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将以伟大的建党精神为指引,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扎根新疆矿产开发,守护生态发展,为天山南北与祖国共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不负学校和祖国的培养。”

从7月7日至14日,为期一周的2025年实践育人暑期项目圆满结束,取得了良好效果,完成了既定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实践队的全体师生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作风,深入基层一线,扎根红色沃土与时代现场。他们在革命旧址感悟初心使命,在创新高地触摸发展脉搏,在文明遗迹中汲取智慧力量。师生们不仅出色完成了调研访谈、文化考察等各项实践任务,更在行走的课堂中实现了思想的淬炼、精神的洗礼与能力的提升。队员们团结协作、不畏艰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昂扬风貌,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生动的青春答卷。

2025年实践育人暑期项目对参与的全体师生是一场深刻且深远的精神洗礼,红色纪念场馆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都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迸发出来的信仰力量和奋斗精神变得可触可感,曾经停留在书本上的历史叙事,在实地探寻中化为震撼心灵的精神密码,让实践队员们真切体会到革命先烈用热血与忠诚铸就的精神丰碑;民族文化的探寻则与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从黄帝陵的文明根脉到革命旧址的精神传承,让队员们在历史纵深中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深刻感悟到了伟大建党精神在革命历史实践中迸发出的耀眼光芒和无限力量,而这些精神力量定将转化为砥砺奋斗的前行动力,让每一位实践队员都在红色精神的浸润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主动肩负起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伟大革命和建设中贡献青春作为。

初审:姜 昆

复审:郑为国

终审:贺光明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