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校园新闻

学院/部门动态

太原理工大学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组织开展初级救护员培训

发布时间:2025-11-04 来源: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 作者:文字/邢炜

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教职工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屏障,11月2日,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精心组织全院教师及行政人员,分校区参加了由山西省红十字会派遣专业讲师讲授的初级救护员培训。此次培训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与考核,打造一支具备基本应急救护技能的教职工队伍,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培训活动分别在明向校区和虎峪校区同步进行,共计45名教职工积极参与。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院长张美珍也在虎峪校区与学院教师们一同认真参与了学习和实操,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对校园安全工作的深切关注。

本次培训内容详实,结构紧凑,严格遵循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大纲。上午为理论知识学习与考核阶段。山西省红十字会的专业讲师系统讲授了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知识、现场救护的通用原则与标准程序,并重点深入讲解了现场心肺复苏(CPR)的全流程操作技术,包括意识判断、呼救求援、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关键环节,特别涵盖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以及针对不同人群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手法(如海姆立克急救法)。此外,课程还涉及创伤救护的基本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常见急症(如休克、晕厥、心脏病发作)和意外伤害(中暑、烧烫伤等)的现场应对措施。理论学习结束后,全体参训教师通过线上答题方式完成了理论知识考核,巩固了所学内容。

明向校区培训现场

虎峪校区培训现场

下午进入实操技能培训与考核环节。讲师通过分步骤演示、细节重点强调等方式,向教师们直观展示了成人心肺复苏(CPR与AED配合使用)的实际操作流程、外出血情况下的止血方法与不同部位的包扎技巧。在讲师的悉心指导下,参训教师们分组进行了反复、认真的模拟练习,逐一规范动作要领,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准确掌握核心救护技能。随后,严格的实操考核依次进行,重点检验教师们对心肺复苏流程、AED操作及创伤包扎等技能的熟练程度与规范性。

经过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与实践,参与本次培训的45名教师全部顺利通过了理论与实操的双重考核,展现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和优秀的掌握能力。他们即将获得由红十字会颁发的初级救护员证书,正式成为持证的应急救护力量。培训结束后,教师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意义重大、收获丰硕。大家深刻认识到,系统掌握急救技能,其意义远超一次单纯的知识学习,更是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践行育人使命的关键一环。

通过此次培训,教师们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了“提前预防未知风险”的能力,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来工作与生活中,勇于并善于在‘黄金四分钟’内伸出援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及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显著增强了太原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工程学院教职工队伍的应急保障能力,是学院扎实推进安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初审:王君洁

复审:韩俊伟

终审:张美珍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