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理工要闻

太原理工大学

我校三大书院揭牌 开启“书院制”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9-09-12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文字/丁文婷 摄影/何峰林 逯灏

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同步提升,强化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的有效衔接,实现基础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协调互动,基础学院成立了“河汾书院”“令德书院”“晋阳书院”等三大书院,开始实施“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探索。9月12日上午,书院揭牌仪式在基础学院举行,校长黄庆学、校党委副书记刘润祥出席仪式。学校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各相关专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基础学院全体教职工及2019级新生迎新志愿者等参加仪式。刘润祥主持仪式。

黄庆学、刘润祥共同为“河汾书院”“令德书院”“晋阳书院”揭牌。

黄庆学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学校党政对书院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我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基础学院成立两年多来,学校的学风持续好转、教风持续提升、校风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攀升,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他强调,基础学院前期在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后要继续在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方面持续努力。“河汾书院”“令德书院”“晋阳书院”的成立,就是要在确保核心基础课程成绩稳步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引导和锤炼,不断提升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实现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志存高远、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希望三大书院开好头、起好步,不断丰富和完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育人体系,筑牢学生信念基石,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

据了解,试行“书院制”育人模式,旨在进一步破解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性难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此举是学校在充分调研国内其他高校“书院制”建设的基础上,继承古代书院优良传统,以互动式培养、主动式管理和社区式育人为系统方略建立的。我校的“书院制”育人模式,将11个大类、53个专业的本科生划分到“河汾书院”“令德书院”“晋阳书院”进行培养,力求围绕学校顶层设计,以价值塑造为指针,以能力发展为导向,以知识学习为抓手,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造就视野开阔、基础扎实、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三个书院的名称均与“山西大学堂”一脉相承,不仅彰显了我校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更蕴含了文脉相继、薪火相传的深刻寓意,既体现了全校上下对基础学院本科教育改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深切期望,更体现了对基础学院本科教育改革“劈波斩浪、再铸辉煌”的殷切嘱托。

揭牌仪式结束后,黄庆学为2019新生迎新志愿者团队授旗。为了做好今年的迎新工作,校学工部通过发布通知、网上报名、选区录用等程序,在2019级基础学院新生中选拔了730余名同学担任迎新志愿者,并于9月10日提前入校进行培训。黄庆学对志愿者们牺牲休息时间,提前报到为同学们服务表示赞扬和肯定。他强调,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助人为乐精神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希望志愿者们在迎新工作中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做细做好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此次迎新工作。

最新动态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