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媒体理工

首页 >> 媒体理工 >> 传统媒体 >> 正文

媒体理工

首页 >> 媒体理工 >> 传统媒体 >> 正文

传统媒体

太原理工大学

为晋疆产业协同打下坚实基础

——太原理工大学“学润边疆”工作室记事

发布时间:2025-09-24 来源: 作者:

原文:

近日,山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工作小组办公室正式对外公布山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名单,太原理工大学“学润边疆”工作室凭借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扎实实践与突出成效,成功入选山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从山西太原到新疆阿克苏,远隔万水千山,却因一场考察交流被打破。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庆学带队赴阿克苏开展调研与学术交流,这场互动不仅摸清了当地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的技术痛点,更为晋疆两地缔结深厚情谊、开启长期合作埋下伏笔。

在太原理工大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迅速整合科研、人才资源,精心组建“学润边疆”工作室。工作室由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黄庆学院士领衔挂帅,汇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西省学术带头人等高端人才,以及青年教师创新生力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的团队。自成立之初,工作室便秉持“党建引领,为国铸器”宗旨,以“党建+科研”为核心抓手,将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理想与实业报国情怀紧密结合,精准对接新疆及阿克苏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围绕装备智能化升级、氢能产业链构建等方向开展课题研究,逐步搭建起校地协同创新的合作框架。

经过近2年科研合作铺垫,“学润边疆”工作室为晋疆产业协同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8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阿克苏地区行署与太原理工大学联合共建的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核心团队整体入驻,成为研究院的“技术核心力量”。依托这一平台,工作室进一步壮大阵容,除原有核心成员外,还吸纳了多位高层次专家,以及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推动山西在装备制造、氢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科研优势与新疆“一带一路”装备出口基地、新能源产业集群的需求深度融合。

“成立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核心是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的人才集聚与技术转化平台。”黄庆学院士介绍,一方面要吸引太原理工大学的优秀人才扎根边疆,另一方面联动中国商飞等企业力量参与技术攻关;既要为专家学者、青年科研人员搭建思想碰撞、技术攻坚的舞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也要邀请大学生、中学生及社会各界年轻人走进研究院,通过观摩体验、参与课题等方式感受科研魅力。正是通过这样的多元互动,逐步构建起良好科研生态,培育出支撑当地产业升级的创新力量。

在科研攻关一线,工作室构建起材料设计—工艺开发—装备研制—智能控制全流程研发体系。团队中的党员同志率先垂范、攻坚克难,在先进成形与智能装备、氢能产业链、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实现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深度融合。这些成果不仅推动先进装备向自主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更筑牢了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根基。而“学润边疆”工作室落户南疆的意义,远不止服务新疆本地——其技术与成果可辐射全国,并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延伸至中亚、中东乃至欧洲,在更广阔的舞台上释放价值。

在以科技赋能产业的同时,“学润边疆”工作室始终牢记民族团结使命,将“教育润疆”作为另一重要抓手。2024年1月,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后,工作室第一时间奔赴乌什县亚曼苏乡中心小学开展定点帮扶,不仅捐赠价值30万元的物资,还在此建立“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科普基地”,为灾区孩子送去知识与温暖。黄庆学院士还主动牵头,启动“太原理工大学携手乌什学子筑梦之旅”,邀请24名乌什师生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山西研学,帮助边疆学子拓宽视野。针对当地教育资源薄弱问题,工作室还组织团队与乌什县第三中学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点亮梦想的灯塔。

来源:山西日报,2025年9月24日,第10版

链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50924/1115790.shtml

最新动态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