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太原理工大学

我校学子在全国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发布时间:2025-09-26 来源:校团委 作者:校团委

9月20至21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决赛在山东烟台举行。本次比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联合指导,鲁东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承办。我校第25届、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航洋、毛勖淼、王格雅等组成的“智联山海”志愿服务队代表我校参与本届赛事,并荣获全国二等奖。

团队聚焦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民族团结教育精准化覆盖不足等挑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与魂,融合“情感育人、文化润心、科技赋能”三大任务,构建起一套“认同引领—实践浸润—智能支撑”的系统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体系。

立足民族地区儿童的成长需求,将民族团结之情、同根同源之爱贯穿教育全过程,在“七彩梦想”留守儿童之家中,创新开展涵养家国情怀的音体美课程与艺术活动,设计“绘出我的美丽家乡”等主题,引导孩子们在描绘乡土、讲述民族故事、传承民族文化中涵养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实现以情育人、以美润心。

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宣讲+民族团结”双融合品牌,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学校、展馆、寺庙等地担任讲解员,用青春声音讲述西路军与各族群众“生死与共”的红色故事,为来自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听众播下民族团结之种。同时,通过“传帮带”机制培育撒拉族“小小讲解员”,让民族团结的火种赓续绵延。

聚焦西部民族地区教师短缺、教学资源不均的现实困境,项目引入AI大模型培训体系,为基层教师提供数字化素养、课堂设计与多模态教学能力的系统赋能;同时构建“AI+志愿辅导”线上服务机制,寒暑假持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陪伴与辅导,以科技架起教育公平的桥梁,实现“智”与“情”的同频共振,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未来,团队将继续在祖国西部的土地上发光发热,把民族团结的“同心桥”、教育质量的“成长桥”、科技赋能的“创新桥”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紧密相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奉献青春力量。

据悉,本届大赛自2025年3月启动以来,得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广大研究生的积极响应,共有187所培养单位的1888支团队报名参赛,参赛师生共计12992人。经初赛、函评等环节,最终来自109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329支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决赛分为科技类、教育类、管理类三个组别,各参赛团队在“志愿服务知识测试”“志愿服务工作展示”和“志愿服务案例分析”三个环节展开激烈角逐,最终39个团队获得一等奖、99个团队获得二等奖、188个团队获得三等奖。参赛规模与作品质量较首届实现显著提升,充分体现了全国研究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高度热情与责任担当。作为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品牌赛事,第二届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不仅为全国研究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重要机会,更推动了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基层乡村的供需对接、资源整合,引导更多青年人才以专业所长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初审:任 荣

复审:田韶华

终审:史薛伟

最新动态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