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校内通知
  • 智慧校园
  • 校园邮箱
  • English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人才培养

太原理工大学

我校在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2-11-13 来源: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作者:文字/韩丽璇 图片/王旭博 审核/彭彦彬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教委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联合承办,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落下帷幕。在我校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的组织下,我校在此次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国家级一等奖2人,国家级二等奖4人,国家级三等奖4人;省级一等奖4人,省级二等奖12人,省级三等奖14人的傲人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是我校学生参加此项A类赛事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此次大赛有全国400余所院校参赛,参赛师生共计2.5万余名,其中包含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师生。由于疫情影响,省赛与国赛均在线上举行。但比赛氛围仍十分浓厚,学生们依旧热情不减。

我校在省赛中选拔了40人参赛,其中30人斩获了省级奖项(占参赛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全国总决赛中,我校学生越战越勇,在总共14人(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晋级全国决赛的情况下,其中10人斩获了国家级奖项。我校学生之所以能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学校、学院的高度重视,更取决于老师的无私培养与陪伴以及同学们的不懈努力。

学校

级别

参赛学生

指导教师

奖项

太原理工大学

全国

章洪涛

徐 庆

刘富龙

程 倩

一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全国

吕子昂

孔赵伟

麻 瑶

王旭博

二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全国

于龙兴

王坤鹏

王耀力

麻 瑶

二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全国

宋拔群

顾文杰

王旭博

程 倩

三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全国

赵文森

韩孟书

宋 晶

孙亚红

三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吕子昂

孔赵伟

麻 瑶

王旭博

一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宋拔群

顾文杰

王旭博

程 倩

一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雷 婧

朱思霖

麻 瑶

王旭博

二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武涵元

白 杨

周婷婷

程 倩

二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魏嘉皓

来兴隆

麻 瑶

谢 珺

二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续哲瑞

孙 钰

王旭博

刘富龙

二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欧睿贤

段旭彬

宋 晶

周婷婷

二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李雅茹

韩勇洁

孙亚红

邢庆超

二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夏 繁

戴梓淇

谢 珺

麻 瑶

三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吕明轩

赵路通

刘富龙

宋 晶

三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林嘉楠

李桂琴

周婷婷

王旭博

三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陈玮琦

吕佳琪

刘富龙

李思达

三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代其松

余成刚

谢 珺

麻 瑶

三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宋思涵

姚欣怡

邢庆超

孙亚红

三等奖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杨文秀

葛晓蓉

程 倩

王旭博

三等奖

我校参赛学生获奖名单

通过此次大赛,学生们都有许多感想和思考,研电通2103班王坤鹏同学说:“很荣幸有机会参加“大唐杯国赛的比赛。与在校的理论学习不同,这里有切合实际的案例分析,有多因素皆综合考虑的头脑风暴,有最前沿的5G模型,有宏观的部署思维以及最切合实操的组网技能,这些无不让我望洋兴叹,驻足学习。短暂的学习和考试结束了,而5G才刚刚开始,一个月的学习,收获良多,感触颇丰。本次比赛对我的提升很大,感谢这次比赛,感谢官方,感谢我的老师和我的队友。”

信息2001班的宋拔群同学说:“这次宝贵的参赛经历不单单是对我们知识水平的一次考验,更主要的是对自信心、耐心、毅力等全面素质的大考验,在竞赛准备过程中,面对样机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共同探讨、努力,无论什么困难都未曾萌生退缩的想法。感谢王旭博老师和程倩老师对我的帮助,这次比赛的经历让我学习到了平时专业课接触不到的内容,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依然会不断努力,并不断改善自己的缺陷,更好的面对今后遇到的挑战。”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把青年学生科技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来抓,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在5G时代,更是高度重视提升学生在5G技术领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推动基于5G的行业创新型应用成果研发,促成5G相关技术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参赛师生团队和相关的工作人员倾心倾力,全方位反复打磨参赛作品。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参与技术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坚实基础和保障。

最新动态

热点阅读